第291回 16万人!(1 / 2)

衷心感谢lzc880210,信马即由缰,火药枪王,用户05492126打赏!

谢谢大家抬爱!!

求红票!月票!订阅!

16万人!

“关总!我性子直,有啥说啥,你这全套‘援建’也忒贵了点,超出我的预算一大截啊!我本来还打算买点机床的,可你这样的方案,我还得再贴钱啊!”

关总不紧不慢的道:“只超出一点点预算而已嘛,你想啊,这些厂子一起来,你就部分具备了我国80年代的机床工具工业生产水平,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机械制造业立刻腾飞到了一个新高度啊!到时候你啥不能造?完全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自行设计组装各种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各种纺织、烟草、食品、化工、化纤、汽车、飞机、汽轮发电机、输变电设备、微电子工业、钟表工业等等等等国民经济所需的几乎全部机械产品,这个价钱真是再划算不过了!”

小强苦着脸道:“这些可都是八十年代的技术设备啊!最新不过世界上85、86年的水平!生产出的产品在国际上有啥竞争力可言。还有,你说部分具备了我国80年代机床工具工业生产水平,这个‘部分具备’,是什么意思?”

关总顾左右而言它道:“你放心,只要你投产,在非洲那地方,你肯定是蝎子拉屎——毒一份!你将是第一个实现了百分之百国产化率的非洲本土企业啊!百分之百的国产化率啊!这个对你的客户有多大吸引力,不用我多说了吧?等你的质量提上来,参与国际上的低端机床产品的竞争也是很正常的!说不定十年之后,你们的产品还能卖到中国来,只要质量过关,到时候,沈机愿意给你们提供销售渠道!”

小强听到关总最后一句话几乎要吐了,心中暗暗比出中指。

关总神采奕奕,口沫横飞的道:

“440种锻压机械图纸!210种铸造机械图纸!364种通用机床!291种专用机床!525种组合机床!140种木工机床!各种辅助件、附件、磨料、磨具、量具、量刃的图纸三千一百多种!

曹总!你这笔生意大大划算,你就告诉你的客户,想要工业化,就得先迈出这一步!说老实话,这个价钱50亿美金不到,相当实惠!”

小强狠了狠心道:“那工人的培训和厂房建设费用怎么算?”

关总道:“按照你们发来的要求,我们提供全套的视频教程,没有的可以现拍现做,不懂的地方可以尽管来问,我们保证全部解答。至于工厂建设费,你可以雇国内的工程施工单位,按照我们给的图纸施工。今后也可以找郑州的第六设计研究院,他们可以为你们提供一揽子的机床工具工厂总体建设方案,这是他们的老本行。今后的各种技术改造和升级也可以找他们,只要花点钱就行。”

小强想,这笔交易对于1950来说实在是太诱人不过了,而当今世界上,估计没有任何国家愿意吃这个单子的。

“关总,你估计这些项目多久能建成投产。需要多少工人?”

关总兴致勃勃的道:“这些项目大概两年之内就能初步建成投产!大约五年后可以达到标准产能,年产各式机床二十万台!需要建设标准化厂房大约一千一百间,需要各工种技术工人大约16万人!我跟你说,这可是个大大的政绩,一下子16万人的就业解决了啊!这还只是技术工人,其他财务后勤啥的我可都没算进去!你的客户五年内创造这么多国内就业,还不得把嘴给笑歪了!”

小强闻言立马就要晕厥!1950年,老子上哪搞16万技术工人!你丫玩我啊!这笔培养费要花多少钱!

“关总,你给我说个实在话,你说我要把16万青年培养出来成为合格工人,要花多久?”

关总赶紧喝了口茶,想了想道:“勉强上岗的话,一年。要合格的话……两到三年。至于好工人么……这个是要时间,也是要天分的,不要勉强嘛……主要是技术骨干和工程师难找些……呵呵……你实在不行,可以从国内雇嘛!我们沈机就可以帮你找些个过去,当然,这个工资待遇要加倍才行……”

小强现在是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关总说建成这些工厂之后,就‘部分具备’了我国八十年代的机床工具行业生产水平,合着在关总眼里,这人才坎,才是真正过不去的火焰山!

像是看出了小强的顾虑,关总接着道:“我们既然说了是援建,那是一定保证教会的,相关的企业内部工序手册,操作手册,都会全套交付,绝不会藏私。”

对于关总的这句话,小强很满意。要知道,各个企业的生产设备基本都是专有的,操作工序都很复杂,一般来说,优秀的钳工毕业生在毕业之后,能够具备4级的水平,可是真要他上线操作,只是给他具体规格要求的话,他是两眼一码黑的。

世界上所有老牌工业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操作手册,各个工种各个环节全都有着细致的规定,这是包含了真正的经验总结和窍门在里面,绝不会外流。一个毕业生进厂的头三年,除了干些无关紧要的杂活之外,就是不断地被企业进行再培训。比如说一个造船厂工人,进厂之后头三年基本都是在船厂夜校里不断深造,再不断结合实际结合操作手册,观摩那些老师傅干活。直到师傅觉得你出师了,你才能真正有机会独挡一面。

这些技术手册操作手册可以说都是各个企业的传家宝,设备可以卖给你,但是技术手册总是要藏私的。这就好比武侠小说里,只教招式不教心法口诀,你练招式得再熟,也是花架子。在工业上,那就是同样的设备,你做不出同样的质量,甚至都做不出合格产品!

在50年代,内部技术手册操作手册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基本都是老师傅带徒弟,所以说,如果没有当年来自苏联的成千上万老师傅和专家手把手的进厂教我们,中国根本不可能这么快的走进工业化大门。当年的156工程,苏联确实是非常真诚的,很多工厂都是原样复制他的国内工厂,很多设备都是国内刚刚生产出来,第一台装备自己,第二台装备中国,尽管价格不菲,但是绝无藏私。

今天的通用电气、霍尼韦尔、德国德玛吉,日本马扎克等等工业巨头,你看哪个会把自己内部的技术手册拿出来出版!那都是企业的命根子。如果他敢出版,结局是什么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