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刀城被炸出一个缺口,现下正乱哄哄的,乌烟瘴气看不清里头情景。
但缺口之外,清晰分明——黑压压的北蛮大军。
“师兄,是敌袭!”
一声惊林鸟,谢了春红。
北刀城在很多年前,享有“塞上江南”的美誉。
“自去山东三十年,归来不看禹余关。”这是一位关内人外出三十年后,回乡所述。
山是雁荡山,在前朝是个著名的匪窝,后为北刀所荡,故名雁荡。山之东,就是曾经的北刀门,如今的北刀城。
百年前,蛮人叩关,先帝胆小怕事,蜷缩关内温床,战火未燃便将禹余关以北拱手相让,从此关内关外不同天。禹余关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门。
北刀城江南之风不再,蛮风凛冽刺汉骨,饿殍遍野无所从,曾经“归来不看禹余关”也成了“魂兮归去禹余关。”
北刀复城之后请归不许,便算不得天顺朝之民。
沧涯三军只为三十六天而战,沧涯十三卫也只卫大罗天都——北刀不在此列。
禹余关关门紧闭,号角长鸣。
北边狼烟四起,沧涯十三卫岿然不动,唯有号角与北刀同鸣。
谢西川下令,烽火号昼夜不歇。
禹余关撤下了关旗,换上了“沧涯”大旗,灵龟为盾,玄蛇为剑——虽身不能至,真武大帝与尔等同在!
雁南从他拿得起刀的那天开始,就知道自己在走一条什么样的路。他是北刀,拒北之刀。